1个月前,养蚕工作刚刚收尾。现在,绵阳市涪城区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内的蚕棚,又回归了平静。不过,在园区另一端的杨家绣房里,绣娘张洪琼正用生丝染色后制成的丝线,绣制着一幅蜀绣作品。
12月4日,“万千蝶变乡村行”采风活动记者团走进绵阳市涪城区。张洪琼告诉记者,她使用的丝线,源自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虹丝绸”)在涪城区建成的1.2万亩蚕桑基地。
“我们的主要产品是蚕茧和生丝。今年生产鲜蚕茧3300余吨,生丝200余吨,蚕桑产业总产值3.5亿元。”天虹丝绸总经理薛忆介绍,公司生产的生丝100%达到6A超高品位,其中90%出口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高品质”是涪城生丝敲开市场大门、登上国际舞台的一张硬名片。“其中,生丝质量70%取决于蚕茧质量。”薛忆说。
蚕茧好不好,功夫还在平时。不过,涪城区共有4000余户蚕农,当千家万户都在种桑养蚕,如何能让大家步调一致,保证蚕茧质量?
“标准化”是薛忆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她介绍,天虹丝绸通过连片流转土地等形式,在涪城区新建标准化桑园,配套建设300个标准化养蚕大棚后,将桑园返包给普通蚕农,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养好小蚕七成收。”当地蚕农所养的蚕,大多来自园区内的小蚕共育室。在共育室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小蚕将度过1至2龄的“幼儿”阶段。在此期间,天虹丝绸的技术员将每天下沉至共育室,盯好用叶、消毒等情况,确保小蚕健康长大。培育1周后,当从小蚕共育员手中接过3龄蚕,“好养”是蚕农们的一致评价。
除集中共育小蚕外,“可追溯机制”也成为重要保障。“保证蚕茧质量,一定要追溯到基地里的每棵桑树、每座桑棚是否都按照统一标准管理。”薛忆告诉记者,基于此,公司发出的每一批次产品,都可以通过数据系统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时间、地点以及对应的蚕农。
标准化管理机制,为涪城区蚕桑产业提供了转型的动力。桑蚕品种的创新选育,则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2011年至2012年间,天虹丝绸开始在园区内推广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雄蚕品种“秋华x平30”。因其吃叶量少、吐丝多又快、产丝净度和色牢度高的特点,这一品种很快就得到蚕农和终端客户的一致好评。“它现在已经成为涪城全区蚕农春季都在养的品种。”薛忆说。
进入12月,涪城区蚕桑产业的“主战场”从蚕棚丝厂来到了桑园。修剪树枝,树干涂白、施用冬肥······园区内,蚕农们正在进行桑园管理工作,为明年4月底开启新一轮养蚕工作,做好准备。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