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打好“服务+质量+品牌”组合拳助力打造蚕丝绸产业强市

http://www.texnet.com.cn/ 2022-11-10 08:35:24 来源:河池市委改革办

  今年以来,广西河池市围绕“构建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推动桑蚕大市向桑蚕强市升级”大力推进改革攻坚,通过打好“服务+质量+品牌”组合拳,夯实产品质量,打造茧丝绸产业金字招牌,助力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桑园面积近100万亩,占全区种植面积的29.95%,占全国8.01%;蚕茧产量占全广西的40.06%,占全国的23%;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及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100亿元。以河池市为主导宜州区为核心区的广西蚕桑产业集群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健全产业服务机制,为茧丝绸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整合市计量所、产品质量检验所、纤维检验所等机构质量技术资源,在宜州区茧丝绸产业园建立“一站式”质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检验、计量检定、认证认可等9大类质量技术服务,并通过特检服务网上报检、网上预约、检验报告网上推送等,实现客户进一家门办多家事,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目前已为茧丝绸行业企业提供服务815人次。二是建立技术帮扶机制。邀请国内丝绸行业顶级专家深到缫丝企业生产车间提供生产、检验技术指导,为10多家茧丝企业解决了选茧、缫丝、洁净等检验项目的技术问题。三是完善产业工人培训机制。举办“缫丝工”职业技能培训,免费培训近1000名技术人员,实现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产业技能和效益。

  建立质量提升机制,增强茧丝绸市场竞争力

  一是建立桑蚕种养殖源头监管机制。加强对蚕种、桑苗、肥料等生产要素的市场监管,切实提高蚕农种桑养蚕质量,稳步提升桑蚕养殖存活率及养蚕量;指导蚕农科学养殖和按质定价,提高蚕茧收购市场质量等级;定期向农户、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检测区域内蚕茧、生丝等产品质量监测数据及风险分析;开展桑蚕茧丝绸企业间技术交流活动,推动企业技改扩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缫丝综合能耗。二是普及缫丝生产技术规程。督促企业按照《鲜茧缫丝技术规程》工艺要求标准化生产鲜茧丝,确保鲜茧丝产品品质,保证标准实施率和贡献率。三是完善蚕丝绸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对缫丝企业和茧丝交易市场生丝推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样公证检验,对鲜茧收购市场实行常态化监督检查。目前,全市丝绸产品合格率均达98%以上;生丝40%达到5A级以上,60%达到4A以上,各项指标均于全国茧丝行业前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2022年以来,全市生丝产量4037吨,同比增长8.4%;坯绸产量264万米,同比增长24.5%;蚕丝绸加工产值约40亿元。

  建立品牌创建机制,提高蚕丝绸产业辐射影响力

  一是打造国家蚕桑产业“一县一业”示范样板。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部门签订“关于开展蚕桑全产业链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承接国家级桑蚕产业新技术成果运用,进一步提升河池桑蚕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促进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二是打造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生物圈。聚焦茧丝绸产业链核心环节,引进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年产2000万米丝绸炼染项目,突破了长期制约桑蚕茧丝绸产业做大做强瓶颈问题,填补了广西丝绸产业链染印项目空白。三是打造桑蚕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集聚群。积极推广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宜州桑蚕茧”金字招牌;目前已有“丝路印记”等4个产品获评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刘三姐”获第十一届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南方丝缫”等5个商标获评广西著名商标;“宜桑”“廖哥山”等5个品牌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德胜镇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获认定为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三打造”,建立辐射全国的丝绸产业中心,力促河池茧丝绸产业走向全国。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