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调节纺织品、数字化服装、可再生纺织材料、电子纺织品物联网平台……世界纺织前沿创新将带来哪些颠覆性变化?未来纺织硬核科技将如何编织“美好生活”?近日,以“先进纺织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
本次大会聚焦智能纺织材料及制品、纺织与可持续发展、高端纺织装备与智能制造等全纺织学科链的前沿、关键问题,共进行了170余场主旨报告,来自15个国家63个单位的400余位纺织领域学者参与,共同为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纺织行业要与时代同步,成为孕育创新的重要土壤,应用创新的重要场景。未来,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首位工程,前沿科学是战略落子,希望纺织行业科技创新于深耕中见专业,融合中见未来,务实中见价值。
近年来,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中国纺织工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前沿纺织科技的发展将为纺织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多样化,纺织前沿科技以崭新姿态拥抱“高质量发展”。围绕纺织行业前沿技术,科技如何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等话题,来自中外的学者们在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快时尚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碳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未来应关注开发低碳可持续的纺织品。”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Seeram Ramakrishna教授指出,纤维与纺织品的未来在于开发可持续纺织品、智能化纺织品。智能纺织品如可穿戴传感器、智能绷带等能实时反映人体健康状况,促进病人治疗等,也为织物计算机、织物云计算带来可能。
国际纺织学会最高荣誉会士、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范金土认为,先进的服装与纺织品应兼顾视觉美学、可持续性以及功能性。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个人热管理用热调节纺织品,通过使用相变材料、纳米材料调节人体辐射冷却,实现人体热湿环境的智能动态调控。目前热管理织物中的挑战包括两方面:一是保暖织物应考虑可呼吸性以及轻质化,二是开发冷却织物。
日本工程院院士、东京大学教授古月文志则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自然界储量丰富的纤维素。他认为纤维素作为一种可再生高分子材料,使用纳米纤维素催化可以显著提高铝/水反应的制氢效率,是一项有前景的技术。当前的制氢产业规模较小,污染严重,应当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发展。
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李翼聚焦电子织物研究,他谈到日常衣物是构建可穿戴器件的绝佳平台。柔性的导体与半导体材料是电子纺织品技术的关键。电子织物通过将导电纤维集成进机织、针织等结构中,在保障织物穿着舒适性的同时,实现传感、供电以及无线通讯等功能,进而结合云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用于数字健康的电子纺织品物联网平台。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覃小红教授表示,纺织新科技要更多融入上海发展,着眼于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个体防护、生物医用等领域,勇于在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方面展出新作为,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方向加速布局,以更多元化的姿态助力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发展。
“本次大会为深入推进纺织及其交叉学科的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宝贵机遇,为促进纺织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浪潮积蓄力量。”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在纺织领域的学科优势,为全球纺织科技、教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